99范文网 > 总结范文 > 实习总结 >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小龙

硕士(master)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但是一直不是官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最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1

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最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2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生产率成长可以通过储蓄的途径形成资源累积,增加人口资源量,因此成为经济成长与经济福利提升的重要来源。李媛和陈倩(20XX)认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是全球化时代来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所共同致力的一项目标。生产率提升作为城市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之一,由生产的方面来看,提升一个城市的竞争力除了生产要素的供给外,更重要的是提升该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其实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息息相关。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1

研究意义 2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3

二文献综述 3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统计意义 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研究 4

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测算研究 6

简要评述 8

三研究内容与论文提纲 8

主要研究内容 8

论文提纲 9

四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方法 11

比较分析法 11

DEA-Malmqusit指数法 11

技术路线 13

五论文的预期创新点 14

六论文写作进度安排与目前进展情况 14

写作进度安排 14

目前进展情况 14

七参考文献 15

七参考文献

常亚青,宋来,:《中国企业相对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基于37个行业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11期。

陈伟,:《中国省际工业生产率增长变化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出版社。

高国鹏,20XX:《全要素生产率与内蒙古地区增长差异:1987-》,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高新才,韩妍,:《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

郭小超,王小利,20XX:《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第18期。

黎靖,:《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粤港澳市场与价格》第5期。

李淼,20XX:《环境管制下北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副标题e

李媛,陈倩,20XX:《我国服务贸易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晓静,:《中国利用外资发展历程与当前投资环境》,《财经界》第7期。

刘小玄,郑京海,1998:《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经济研究》第1期。

罗子川,:《现代经济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

邱阳,杨俊,廖冰,:《全要素生产率测定方法综述》,《重庆大学学报》第11期。

曲建君,:《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经济师》第1期。

孙舒榆,20XX:《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袁,20XX:《我国省际空间要素生产率分析》,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冬,20XX:《金融中介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效应》,西北大学出版社。

王华伟,韩景,刘梦藜,齐园,20XX:《北京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研究》,《科技信息》第33期。

王慧聪,20XX:《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王昆,20XX:《环境管制下广东省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

王荧,郭碧銮,20XX:《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解析》,《上海商学院学报》第5期。

魏海静,20XX:《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燕山大学出版社。

吴孔丽,:《武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许小雨,20XX:《长三角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顺元,:《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及实证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

杨玮,20XX:《基于DEA方法的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

余修斌,任若恩,:《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及测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第2期。

曾菊,20XX:《泛珠三角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湖南大学出版社。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6期。

祝侃,于忠军,盛力,1999:《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的发展》,《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第4期。

Abramovitz, M., 1956, Resource and Output Trends in the U.S. Since 197,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6, 5-23.

Amin, A. and Thrift, N., 1995, Globalisation,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and the Local Economy , In Managing cities, Edited by P. Healey et al. Singapore: John Wiley and Sons.

Arrow, Kenneth J, 1962,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 Review of Economy Studies, 29, 155-173.

Ayres, Robert U and Warr, Benjamin, 20XX, Accounting for Growth , The Role of Physical Wor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7.

Barro, Robert J. and Sala-i-Martin, Xavier, 1995, Economic Growth , New York, MacGraw-Hill.

Christensen, L.R., 1973,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Productions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5(2), 28-45.

Dekle, Robert, ,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Evidence From The Prefectures ,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4(2), 310-315.

Denny, M., 1981, The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Regulated Industri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Canadian Telecommunications, in Cowing T. and Stevenson R., eds.,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in Regulated Industries ,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72-218.

Diewert, W.E, 1976, Exact and Superlative Index Numbers , Journal of Economics, 4(2), 115-145.

Domar, E.D., 1961, On the Measure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 The Economic Journal, 71, 709-729.

Fare, Rolf., 1991,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 Business Economics, 84(1), 66-83.

Farrel, M. J, 1957,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20, 253-281.

Glaeser, Edward L., 1992, Growth in Cities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5), 1067-1090.

Graham, Daniel J, , Productivity Growth in British Manufacturing: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Role of Scale Economies , Technological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pplied Economics, 33(6), 811-821.

Henderson, Vernon , 1995, Ifrom 最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5), 1067-1085.

Hulten, C. R., 1979, On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vity Chang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 61, 126-136.

Jorgenson, D.W. and Griliches, Z, 1967, 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34, 249-283.

Kendrick, J.W., 1956, Productivity Trends:Capital and Labor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8, 248-257.

Lucas, Robert E., 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J. Monetary Econ, 22, 3-42.

Michael D. Feldkamp, Susan E. O&39;Donnell, Liping Yu, Madeline A. Shea, 20XX, Allosteric Effects of the Antipsychotic Drug Trifluoperazine on the Energetics of Calcium Binding by Calmodulin , Protein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Bioinformatics, 41, 38-38.

Mark, J.A, 1983, Concepts and Measures of Productivity , Bureau of Labor Stastistics of U.S, 33, 51-74.

Mercedes, Gumbau-Albert, ,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progress:sources of convergence in the Spanish regions , Applied Economics, 32, 467-478.

Prentice Hall. Hulten, C. R, 1979, On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ivity Chang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 61, 126-36.

Romer, David, 1996,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 New York, MacGraw-Hill.

Scott, A., 1996, Regional Motors of the Global Economy , Future, 28(4), 391-411.

Solow, Robert M., 1956, A Concentra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5(1), 65-84.

Weber, William L. and Domazlicky Bruce R, 1999,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a regional approach using linear programming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9(1), 105-122.

最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3

选题的意义:

首先,当代甘肃是近代甘肃社会发展的延续,研究民国时期甘肃、青海、宁夏3省分治之后(1929年 1949年)20年间的人口变化问题对以后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研究甘肃人口特别是对中国西部人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甘肃人口发展史表明,甘肃历史上很多次人口发展,都是在中央政府把甘肃作为全国战略重点地区的时候发生的,每一次这样的机会来临时,都是甘肃人口获得新发展的大好时机。

其次,1929年1月。三省分治之后甘肃的地域地理空间大为缩水,宁夏、青海两省省政府正式成立并分别各自统辖,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甘肃地域空间的雏形,但是今属宁夏的固原、隆德、海原、泾原(化平),西吉(时未设置)等5县地尚在甘肃省辖治范围之内,直至民国时期结束皆是如此。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分治之后在特定时间、范围入手分析当时人口的状况,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典型性。

论文主要内容

年 1949年这20年是甘肃人口发生变化最大的时期。从甘肃人口发展纵向历史看,这一时期甘肃人口的发展仍处于清代同治年间甘肃人口大幅度下降后的恢复进程之中,是清代光、宣时期甘肃人口恢复的继续。由于史料的限制,本论文着重讨论民国甘肃人口的总量发展和分布,并对涉及甘肃人口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看了最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5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