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它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即是春节。古人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对春节也有着不同的习俗。而我对春节习俗有着这样的认识。
这里的春节,早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六号开始了。这一日集市上格外热闹,放眼望去人山人海,扯着嗓子叫卖的小贩、精心挑选干果的妇女、置办年货的老人,扯着大人衣袖嚷嚷着买糖吃的孩童……各式各样的人,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组成一副喜气洋洋的图画。
二十七日,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亲手制作的道具,挨家挨户地为大家表演“双龙戏珠”等戏码。表演结束后,说上那么几句祝福语,为大家祈福。而父老乡亲们则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为他们加油喝彩,沾沾喜气。气氛总是那么融洽。
二十八日,人们开始打扫屋子。打扫屋子,寓意为:将一年内不好的事情统统扫去。这一日,男女老少都精神抖擞地忙碌起来,丝毫不觉得疲倦。男人们一家之主,一些力气活和相对危险的活都交给他们;而妇女们,则在屋内左擦擦,右擦擦,恨不得将屋内的物件擦出光来;孩子们,年龄大点的懂事,和父母一起干活,年龄小的和小伙伴们在门外玩耍;老人们年龄大,适合做些轻松的活,这不,门口摆着一个大盆,几位老人家坐在旁边沐浴着阳光乐呵呵地聊着天洗锅碗瓢盆呢!
二十九日,家家户户的妇女们围坐在一起,心灵手巧的她们一遍聊天一遍剪着窗花。没一会,一个个美丽的大红窗花就跟变戏法似的出现在手中。窗花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戏曲人物、山水风景、有吉祥图案、花鸟鱼虫……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三十日,除夕。一大早大家伙将崭新的红灯笼,红对联换上,整条街都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桌上摆放着各类点心,对孩童们来说好不自在。到下午,家中的长辈会烧一桌菜,将饭菜碗筷摆放在桌上,点上香火和蜡烛。这时候,父母就会让我们躲到房间,不一会就会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也称“团圆饭”,不论多忙,在这一天都要与长辈共进年夜饭,寓意着团团圆圆。年夜饭特别丰盛,可谓“鸡鸭鱼肉,样样不少。”
在团圆饭后期,长辈会给小孩们压岁钱,压岁钱又称“压祟钱”,寓意用钱吓跑一种名为“祟”的怪物,保佑晚辈幸福安康。接过大人们的红包,孩子们要祝福长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吃完年夜饭,人们要洗净身子,图一个将霉运都洗掉的美好愿望。洗漱完人们可不会早早睡觉,因为他们还要守岁呢!守岁也称“守岁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吃零嘴,边上点着蜡烛,一夜不眠蜡烛也一夜不灭,寓意着将病痛赶走。在零点的时候,迎来了我们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燃放着美丽的烟花,这时,人们便带着困意睡去,因为明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大年初一,走家穿巷拜年之际。小辈们带着礼品上门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长辈们听得高兴,赏赐个把红包就让大家笑得合不拢嘴。到中午,长辈们摆一桌丰盛的佳肴,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饭,聊着各自的奇闻趣事。
大年初二,拜访外公外婆的日子。来到外婆家,刚进门嘴甜的说上几句祝福语,即可获得一个大红包。进门后,外婆拿出丰盛的零嘴招待我们,面上笑呵呵的,让人浑身舒畅。此时此刻,外公他老人家拿出他那老旧但干净结实的二胡为我们演奏一番。伴随着悠扬的乐曲,父母辈的聚在一起磕磕瓜子,聊聊天,看看电视;小一辈的则在一起做游戏,聊天,别提多自在了。
后面的日子里,则是到七大姑八大姨家拜年,好不热闹。
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春节的习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扬传统文化,也无一不蕴含着中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愿中国永远国泰民安,让人们安度每个春节。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早晨,我从梦中醒来时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后就是车辆“呜哇呜哇”的鸣笛声,我迫不及待的换上新衣服,梳好头发,然后朝镜子里的自己一笑“这才对嘛,二年二年就要给自己一个好兆头!”
一出门就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掠过,是爸爸在贴春联。爸爸把春联压在门上,“正不正?”“嗯…不太正再往右点”“不对不对,往左往左稍微往下一点,对了,就这样!”我用剪刀剪下四段胶带,爸爸贴在窗帘上固定住。
到了下午,夕阳未落尽,妈妈抱了一袋面粉气喘吁吁道“今年我们自己做饺子!”我端了一盆水,妈妈把面粉倒进去,“咳咳,妈,你倒面粉小心点啊,呛到我们了。”“好的,好的,下次注意。”我把手伸进深不见五指的“悬崖”中,搅合搅合,揉一揉一个面团就好了,切成小块,再把它揉成一个个小型面团,用杯子擀成圆饼形状,用用手把饺子馅放进去。最重要的一步来咯,先把馅放进去,再用手把两边合起来,捏出皱褶,皱褶变密了,像一把把把梳子。再放进锅中,饺子们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蹦蹦跳跳地像小孩子一样可爱。
夜幕降临妈妈把饺子端上餐桌,嗯——香喷喷的,饺子白如大雪。喝一口清汤里的魂都会被勾走,香味沁人心脾。咬一口油而不利,让人垂涎三尺,还意犹未尽。
“啊!这是什么呀!硬邦邦的?”“这是硬币!”我一脸懵地望着妈妈,妈妈和爸爸相视一笑:“因为啊,在古时候就说包饺子时把硬币放到其中一个饺子里,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预示他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源源不断的好运。”我恍然大悟:“那这一年我会运气爆棚了!”
春节真是“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一眨眼,春节过去了,新年,我们长大了!新年,我们懂事了!期待来年的新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既然是传统节日当然会有传统习俗。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当然还有很多数都数可是来。
其中重要的当然会有几个啦。比如说:吃饺子。
吃饺子这个规矩不明白是谁定的。可是,自我出生以来就有。记得小时候妈妈把饺子里放上硬币大小不一。有一块的、五毛的,甚至还有一分的。其实只为图个吉利。预示来年顺顺利利。
还有放鞭炮。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放鞭炮,虽然震得耳朵都疼了可是还是很开心。那一鞭鞭的红鞭炮好像红红的大蜈蚣,又像小女孩长长的辫子染成了红红的颜色。霹雳啪了的声音让我的心里都沸腾了。
还有几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在大年初一的那天,太阳出来之前必须不能开柜子、拿剪刀等等。因为开了柜子会招老鼠,拿了剪刀不明白会怎样,可是必须不能拿的。
还有过年必须要守岁的,除夕夜晚全家人一齐看春晚。虽然会有点无聊可是还得一齐守岁。在钟声想起的时候才能入眠。这个其实也有点幸福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扫除是春节前必做的事情,将家里里外外清理一遍,除旧迎新。同时,还要准备各种年货,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络绎不绝。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轻松多了。早上边逛街边买来对联、灯笼、鞭炮和烟花,回家后便三下两下扯下旧对联,小心翼翼地贴上新对联,换上新灯笼。除夕晚上,除了万不得已,都要去长辈那儿吃团圆饭。团圆饭也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分岁酒一般有十盘冷菜,每盘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红萝卜放在顶端,以示讨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绝对不会少了芋头、鱼和年糕。芋头的“芋”谐音为“余”或“裕”,表示吃了芋头会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而第一个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时也用面条,因为面条又长又瘦,谐音“长寿”。
然而对于小朋友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吃分岁酒时长辈给的压岁包。压岁包,其实是压祟包,因为“岁”与“祟”是谐音,所以大家都念压岁包。“祟”指鬼怪害人,“压祟”便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便可以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年。
吃完分岁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伙都不睡觉,要“守岁”,迎候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都争先恐后地开始放鞭炮和烟花,放眼望去,整个天空都是五彩缤纷的烟花,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象征着送旧迎新和接福,俗称“接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出门走亲戚拜年的,这一天还不能洗澡、洗衣服。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可以走亲戚、拜年。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几,街上过年的喜庆渐渐淡下去了。大人们开始上班,小孩子们也准备开学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轨。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春节是一个喜庆吉利的日子,春节也是一个阖家欢乐的节日。春节一来,人人都准备置办年货,大扫除,贴对联,寓意着辞旧迎新。
我们库尔勒的春节大约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那一天就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早上很早就有人放鞭炮了,晚上也响着几声零零碎碎的鞭炮声,在告诉人们:年快到快准备迎新年吧!
到了春节的前一天,这天大人小孩们谁都忙,小孩子们准备买过年放的炮仗,大人们把鸡鸭鱼肉都从冰箱里拿出来放着,把门外的对联换成新的,把红包早早准备好。
除夕的可热闹了!才早上7、8点,放炮声就不停歇。到了中午,人们就更忙了,简简单单的做个午饭,就要开始忙晚饭了。晚上,一个人开开心心快欢乐乐的坐在一齐吃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听着窗外一阵阵的鞭炮声。到了11点50左右,大家都开始放炮了:花炮、礼炮、擦炮、摔炮等等各式各样的鞭炮响彻云端。我们家虽然不守岁,但也熬到四五点钟才睡觉。
过了春节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家家都在拜年,小孩们也十分开心,收了大把大把的红包。
除了这几个隆重点的节日之外,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这一天也有许多人放炮,但家家都几乎要吃元宵,猜灯谜。我家比较传统,每次的元宵节都会制作谜语在灯笼上猜。
库尔勒的春节从正月十六就结束了,大人们又开始上班挣钱了,而小孩们在放寒假,过年不用写作业,而到了正月十六又要开始写作业了。
这就是我们库尔勒的春节,怎样样,年味还不错吧,可还是不如以前那么的传统啊!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到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当然是——春节啦。
一说到春节,就会联想到“红色”。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压岁钱;红色的衣服还有红色的鞭炮。到处都是浓浓的过年的气氛。
除了联想到“红色”还会联想到“热闹”这个词。一家人围在一起,嗑嗑瓜子,唠唠家常。看看春晚,抢抢红包。每一个人都很开心。
再吃年夜饭之前,我们都要祭拜祖先,祝全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各种各样祝福的词,获得祖先的庇护和保佑。
拜完祖先后,爷爷把几杯黄酒倒在地上围成一个半圆。我们把拜祖先的香插在了泥土里,做完这些之后,就开始烧纸钱了。除了纸钱,里面有纸做的别墅;纸做的衣服;纸做的手机等等,各种各样纸做的东西。爷爷用一根铁棍不停地翻动着,让这些纸做的东西慢慢地变为灰烬,飞向天空。
妈妈说,他们已经把这些纸钱以这种方式拿走了。
纸钱烧完,我们把菜从祭拜祖先的桌子放在了灶台上。我原来还想直接放在餐桌上,但是奶奶说:“因为那是祖先吃“完”的,所以要把菜重新放到台子上,最后在放到桌子上,这样就代表是我们重新做的了。”
吃完饭,全家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说说笑笑,很温馨,很温暖。
虽然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十分冷清,但是在家里却格外的热闹。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对于我和家乡来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在两点钟时,姑姑便开始煮饭,等到焖鸡出锅后,一起端到茶几上,摆上六个酒杯、六晚饭、六双筷子、三炷香。再把另外三炷香分别放在厨房、门口和阳台上,点上火,上供就此开始。
首先是家里的老人倒酒,并说一些祝福的话,再是由家里的小孩倒酒,然后再倒一次,一共要倒三次酒,最后请老祖宗们慢慢吃。奶奶告诉我,上供时不能开电视,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随意坐在沙发上。最后还要烧一些纸钱,上供方可结束。
年夜饭时,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表示"年年有余"。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即"压年饭",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贺年时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儿女,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高兴异常。
当然,初一不杀生,午餐素食,晚餐吃年前剩余菜肴。大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
初一和初二,都不能打扫卫生,拿扫把和洗澡。主因是怕把这一年的富裕和喜气扫掉,使得这一年都变得晦气。
老家的习俗是不是非常奇特呢。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我的认知里,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冬至那天开始的。
在佛山有一句话说:“冬大过年”,意思是冬至比春节还要大的。冬至是要吃糯米饭的,大人说吃糯米饭能让身体暖哄哄的,也是如此,所以我很喜欢吃糯米饭。当然,里面的花生、虾米、腊肉这些又香又美味的东西更是我爱吃糯米饭的主要原因。糯米饭再加上几味小菜,冬至的晚饭够美味的。吃过饭,就要吃汤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吃,但有得吃就什么也不顾了。
接下来,过年好像没了什么下文,直到腊月二十八——扫屋、贴挥春。奇怪的是,扫屋是用黄皮叶扫的。爷爷家种了许多黄皮,每逢腊月二十八,爷爷就从其中一棵黄皮树上折一叉枝,上面有几簇叶子,然后爷爷把黄皮枝绑在一根长棍上,就开始举着棍子扫房子,不过也是随便扫几下而已。而贴挥春则由爸爸去贴,我们负责剪胶布和指挥,每次贴完挥春,家里都会有一番新景象。
除夕,大家齐聚一堂,吃团圆饭,全是一些意头菜,比如虾(哈哈大笑),发菜(发财),鱼(年年有余)……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会更加好。晚上,也不想睡觉,就是看看电视,外面放烟花就趴在窗户看一下,直到爸爸妈妈都睡了,我才睡。
到了大年初一,我们一早就要和外婆喝茶,而这天一早,鞭炮声就把我们吵醒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久久不间断。大年初一的大街真是安静极了,只是空中漫着鞭炮的味道,店铺都没有开门,车也少的可怜,街上静悄悄的。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去拜年,收利是,还有吃!
正月十五十六行通济,走完通济,春节就算结束了。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都有自己眼中的春节,是各种各样的,而在我眼里,春节是五彩缤纷的。
春节是放鞭炮,“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声音像传递信息的使者,把春节来到的信息告诉每一个人。这声音像是为新年的曲谱更增添了欢快的音符。看看旁边,每个小朋友的手中都有炮,这会儿走到大街上可要小心了,不信?你看!一个大人正在和亲朋好友们说说笑笑,一不小心,一脚踩到一个东西上面,过了一会儿,冒出了一缕白烟,隐隐约约听到了导火线“刺啦刺啦”的响声,有时候还有冒着烟的火星子窜出来,“啪”的一下就熄灭了,变成了黑色的灰。突然,“砰”的一声,炮炸了,把这个大人吓了一跳,把脚翘起来一看,啊?鞋底被熏白了。旁边的小孩子正躲在树后面偷偷的笑呢!
春节是问候和祝福,家家户户都出来拜年:“您好哇!新年好!过年快乐!”人们互相寒暄着这句百听不厌的话,这一句话,好似涓涓细流,流入人们的心田,让人们的心里流入一股股暖流,这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激动起来,他们重复着,把浓浓的亲情传到一家又一家。这一句话,传递到千家万户,传到每一个人的心里,人们把最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了大家。
春节是大团聚:爷爷、小叔、三爷、五叔、姐姐,妹妹,哥哥……人们都围坐在几个桌子前面,互相说着问候的话:“你好啊!家里人都好吧?”“过年了,家里怎么样?”我们小孩子也不能闲着,还要去拜年:“小叔,给您拜年了!”“爷爷,您好,拜年了!”屋子里到处都传递着这样的声音。吃完了饭,大家一起举起杯子,说了一声:“干杯!”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激动得声音颤抖地说:“过年好啊,大家这样团聚,热热闹闹的。”爸爸笑着大声说:“好!以后咱们三年搞一次大团聚!就这么定了!”
春节是五彩缤纷的;春节是五颜六色的;春节是红红火火的;春节是快快乐乐的。同学们,你眼中的春节是什么样的呢?来,一起交流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