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学者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用古代记载黄历禁忌的《历忌释》一书云“伏者何?金气伏藏之名”,认为伏日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金气潜伏隐藏的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出伏时间(最新),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初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开始与结束的时间: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过后还要热15-20天。
三伏天在每年的8月中下旬就结束了,而从历史资料看,气候一般要到白露之后才会开始变得凉爽,而白露是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因此在三伏天过后还要热15-20天。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变多,而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小,地表层的热量积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其中以中伏最热,出了三伏之后温度相对会低一些,但仍然很炎热。
三伏天由于气温高、潮湿、闷热,因此不宜在白天进行室外的剧烈运动,以免中暑、虚脱,要多喝水,出门也要注意防晒,避免晒伤。平常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出伏表示三伏天正式结束了。出伏一般在三伏天结束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末伏最后一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明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一年二十四节气详解》“小暑六月节”条的说法是:“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通俗说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天”。对应现代阳历,三伏天一般从七月中旬开始,到八月下旬结束。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晒完背,这时身体会出大量的汗,当晒完背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温开水。而且要小口喝。这时千万不要吹空调或开电风扇,因为这时经过高温晒背后,身上的毛孔都会打开。这时吹空调或电风扇会使毛孔马上收缩潮气和湿气就会留在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