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那么处暑节气如何养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处暑节气如何养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热
处暑是表明天气变化、由热转凉的节气,但并不是说,过了处暑天气就变凉了,而是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有民谚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处暑处暑,热死老鼠”。而这里所说的热,就是我们平常所熟知的“秋老虎”。“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7-15天。所以,尽管处暑当日,即8月23日正好是三伏天“出伏”的日子,但仍要注意天气的回热现象,尤其是我国的南方地区。
润燥
处暑过后,日夜温差逐渐增大,易出现肺燥津亏之象,即口干、鼻干、干咳、便秘,皮肤皱纹增多甚至乏力、消瘦等。“燥则润之”,因此,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是应对秋燥的重要养生保健方式。
在众多果蔬中,润肺除燥者当首推秋梨。古人称梨为“果宗”,即“百果之宗”。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凉,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无论生吃还是熟食,口味俱佳,且“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加上秋梨本身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可利尿、通便,还可促消化、增食欲,可谓是秋季推荐水果之佳品。
除乏
随着秋季的深入,自然界中的阴气增加,阳气减少,对应的人体的'阳气也渐渐收伏,慢慢潜藏。所以,相较于“春困”和“夏打盹”,人们在入秋处暑后会伴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浑身乏力无精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为防止“秋乏”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需要调整夏天以来晚睡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而且也同样适用少许的午休来有效缓解或消除秋乏的情形。
伸志
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悲秋”可不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与季节的特征息息相关。进入秋季处暑节气后,黍、稷、稻、粱类农作物逐渐成熟,而天地万物也由春夏的勃勃生机、欣欣向荣转向萧条冷落,开始凋零。伴随着这种天气变化,加上秋干气躁,人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而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伸志舒气,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处暑之后,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尤其适合户外运动。比如约一二好友郊游、登高望远,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也可在早晚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比如散步、小跑、下棋,都是有效伸志的方式。
温馨提示:“一场秋雨一场寒”。进入处暑后,天气开始转凉,早晚温差变大。尤其每逢秋雨,气温变凉的节奏则会更加明显。所以,天凉之时酌情加衣还是必要的。但也不要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就是说在入秋转凉后不要一次性添加太多衣物,而是随着天气的慢慢转凉变寒酌情加衣。这样则有利于增强自身抵御寒冷的能力,进而能很好地适应冬天的严寒天气。
北方过了处暑,温度一般就降下来了,而且就以往的天气来看处暑一般是8月下旬,它说明中纬度大陆地区的热量收支已经发生了变化,北方的热量开始入不敷出,逐渐转凉。不过需要注意,处暑只是代表一种趋势,而且只是北方的一种趋势;处暑当天和处暑之后一两个星期,北方都还有可能再热,甚至超过35度。南方就一般还会热一会儿。
1、不吃鸡鸭:在处暑这个节气里,人们要注意不要吃鸡鸭,因为中医认为,鸡鸭性温,容易上火,不利健康。同时,处暑节气是气温从高到低的过程,人们的身体需要适应气温的变化,不宜过度食用太过辛辣油腻的食物。
2、不宜贪凉:处暑是气温转凉的节气,但并不意味着人们要贪凉。人们要多穿薄衣服,适当减少吹风或开空调的频率,以免感冒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3、注意水质安全:夏季高温是细菌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人们在进食和饮水的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安全,尤其是外出时,要选择可靠的、干净的饮用水源。
4、不能午睡:处暑节气是气候转凉的时期,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逐渐开始适应气温变化。午睡虽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保持健康,但在处暑这个节气里,大中午睡觉容易产生“寒邪”侵入体内,影响身体的健康。
处暑节气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欢庆丰收的季节。在处暑这个节气里,人们有吃凉粉、晒秋夫、蒸馍馍和祭祀祖先等风俗习惯,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禁忌。这些都是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气温变化,迎接秋季的到来。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夏季节气意味着我们即将进入具有气象意义的秋季。夏季过后,中国黄河以北的气温逐渐下降。夏季,太阳直射点从夏至北纬23 26移动到北纬11 28。在北京市区,白天的长度从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的高度也从夏至的73 32降低到61 34。这时,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太阳开始转向南方。随着太阳高度的不断降低,它带来的热量也随之减弱。
1、气温下降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2、秋高气爽
开始影响中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
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3、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对于刚刚走出三伏,并且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