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范文网 > 热点文章 >

立秋后吃什么比较养生

| 文轩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立秋后吃什么比较养生你知道吗?新鲜资讯整理报道,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立秋后吃什么比较养生,希望帮助到大家!

立秋后吃什么比较养生

立秋后吃什么比较养生

赤小豆

赤小豆和红豆不一样,有一个说法,在立秋的前一天,一般要取7到14颗赤小豆,用清水吞服,吃的时候要面朝西,据说这样可以保证一年不烦痢疾,当然这样的说法是有点迷信了,但是赤小豆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食物,它可以去湿气,在夏天吹空调后,很多人身上都会有湿气,可以多喝点薏米水加入赤小豆,效果很不错。

茄子

立秋正好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最近茄子也是正当令,而且茄子是蔬菜中唯一一个有肉感和肉味的蔬菜,古语中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说法,可见茄子在立秋的时候是非常对身体好的,而茄子也是立秋的宠儿,它的做法也非常的多样,可以在家里平时做一做。

雪梨

雪梨可以润肺止咳,尤其是在秋天,天气变得干燥之后,就应该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因为天气干燥的话会很容易引起上火,所以这个时候如果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会非常的好,而雪梨汤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吃瓜

这里的吃瓜可不是看热闹呀,入秋后,也是各种瓜类的当令,而且瓜的营养是非常的高的,冬瓜、苦瓜、黄瓜、 丝瓜都是非常有营养的,可以在早秋的时候对身体补充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的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立秋的特点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立秋节气必吃的传统食物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5、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南京“啃秋”

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7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