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范文网 > 热点文章 >

腊八节该吃什么食物

| 乐妍

腊八节最常听说的就是吃腊八粥,但不同的地区习俗存在差异,不妨看看会吃什么,而且又会有什么样的习惯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腊八节该吃什么食物,希望你喜欢。

腊八节该吃什么食物

腊八节该吃什么食物

腊八节的习俗,我们最常听说的就是吃腊八粥,是在腊八节当天,用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还有一些是我们不太熟悉但应该也知道的,如吃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麦仁饭等等。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的习俗,尤其在华北地区较为流行。制作腊八蒜的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还有腊八豆腐,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前一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再就是麦仁饭,西宁在腊八节这一天,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在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第二天喝。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俗称“腊八”,旧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与中国古代祭祀有关,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节风俗有哪些

1、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2、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3、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4、腊八粥

相传中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是传自印度。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见到众生受尽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复不满神权(婆罗门)的统治,因而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这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释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和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难,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当日吃粥作为纪念,故“腊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地佛寺的浴佛会、诵经等仪式,也都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称“腊八粥”。

寺院并将腊八粥赠送门徒及善信分享,此后,腊八节吃腊八粥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腊八粥怎么制作

原料:大米30克、小米30克、糯米30克、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绿豆30克、红芸豆50克、莲子40克、枣20克、桂圆肉30克、花生仁30克、玉米糁50克

做法:

1. 薏仁、玉米碴、红小豆、绿豆、红芸豆、莲子、花生和红枣提前用清水浸泡;大米、小米和糯米清洗干净。

2. 各种原料混合,添加桂圆肉和适量清水,入高压锅,大火煮至上汽,转小火慢压20分钟,关火自然排气即可。

腊八粥的寓意和象征

1、祛除疫病迎接祥瑞,以前有赤豆打鬼的风俗,为应对疫鬼作祟,腊月初八用赤豆熬粥。

2、不忘保持勤俭节约,盼望来年丰衣足食。相传西晋某人好吃懒做,后来痛改前非,每逢腊八都要煮粥。

3、对他人来说是恩泽庇佑,对自己来说是功德,佛粥也代表健康好运,大户人家或寺庙会煮粥施舍散发给穷人。

6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