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9个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交节;2023年6月6日,我们迎来芒种节气;
晴雨验朝阳,薰风拂麦浪;麦芒和稻穗虽脆弱,但植根于土地,便充满生机;
芒种时节,播种希望,收获幸福;播种当下,收获未来;
芒种还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一般会在6月初,这时候天气逐渐变热,光照时间也逐渐加长,是耕种非常忙碌的节气,在这时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非常多的。
芒种主要习俗有安苗、送花神、打泥巴仗、煮梅等。
芒种前后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皖南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有“打泥巴仗”节,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此时也是煮梅、食梅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的取名是有来由的,二十四节气是反映体现太阳运行规律,以利于安排农耕农事的,二十四节气是对应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冷热寒暑变化。
芒种的由来,首先要从芒种二字上来说,芒是草本植物,生于山地田野,果实多毛,芒又指某些禾本植物子外壳上长的针状物。
种,指种植,栽种。
芒种本意是指麦类植物成穗成熟要收割,谷类作物又抢时种下。
我国古人多生活在中原一带,又以种作小麦为主,小麦是有须的,这须就是芒,二十四节气就是以中原一带种作为特点起名的,所以反映的多是中原一带种作气候等特色。
芒种的取名由来,就是以收芒种豆为特色而取的。
芒种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
忙夏收,是因为此时麦子已经成熟,需要及时收晒。
忙夏种,是指回茬秋收作物,主要有夏玉米、夏大豆等夏种作物,这些作物生长周期有限,要在秋霜前收获,因此需要几时回播种栽插,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忙夏管,芒种节气后雨水将会增多,气温也会升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种庄稼进入到需水需肥生长高峰期,此时要追肥补水,还要除草、放病虫害。
以上就是关于芒种的介绍了,芒种是重要的一个节气,芒种这天有很多的习俗,如安苗、送花神、打泥巴仗、煮梅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地区已经没有这些习俗了,个别地区如今还一直保留。
一是“吃苦”
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热解暑、泄热养阴、入心经、脾胃经的作用,在过了芒种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二是“饮酸”
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也可以榨汁饮用,但不可以用饮料代替水,汽水、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反而会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者是“食粥”
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此外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都是不错的搭配。
四是“清补”
“清补”并不意味着单吃素菜、水果之类,也不是追求饮食的绝对清与素。事实上,“清补”重在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比如鸭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再者泥鳅,其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特性,被称为“水中人参”,可以起到补中益气、解毒养颜作用。
五是“静心”
芒种季节适合调畅情志,可以适当的晚睡早起,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芒种过后,勤洗澡、勤换衣,以疏泄“阳热”。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畅达,也可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另外,起名网www.yw11.com还提醒大家,在芒种季节要顺应季节的变哈,学会养生,对自己的作息时间要合理的安排,及时的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已经作息时间,及时调整饮食起居,放松精神,以养护阳气,为健康度过夏天而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