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里,我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年初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上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东灶港的老百姓的认可与赞誉。
一、职成一体两手抓,职业培训大步跨。
我校在抓紧职校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职校的资源和师资,今年1—11月份共举办电脑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92人次,其中回乡初高中毕业生60多人,获得中级证书及信息技术等级证书的有30人,该培训项目为学校创收1.5万元,电脑培训已成为我校一个品牌、一项特色,在本镇具有较高知名度。另外,学校还举办了短期缝纫培训班1期,餐饮服务培训1期,电工培训班1期,线切割培训1期,法律知识培训2期,企业安全培训4期,还与镇农技、党校、司法、团委、兽医站等部门联合举办渔业和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计10期,培训6200多人次。另外,学校与劳动局培训处为企业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并进行电工、电焊工、车工等项目的考核,获得证书的有15人。学校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主动出击与海门盐尝黄海衬套有限公司、东兴冷冻厂等单位合作,为企业定向培训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还与海水养殖大户联办20亩养蟹池塘和机械加工实训基地,为学校的富民技术培训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保障和经济基矗
二、结合实际,强化领导,发挥优势,注重服务,科学运作,使我镇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1-11月份,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61人,其中回乡初高中毕业生87人;今年转移输出188人,其中回乡初、高中毕业生74人。
1、领导重视,切实把此项工作纳入工作重要日程。
学校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文件精神,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落实培训工作。首先,学校全体成员分工负责,到各村、各部门了解需求信息,与各企业联合办学事宜,组织生源,安排培训内容,打通培训的就业渠道;其次,为了全面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学校在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从强化领导入手,及时召开专题研究,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确保“七落实”(落实培训对象、培训基地、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工作制度、培训经费);第三,靠前指挥,联合农技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下村入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结合本镇__年转移目标数提出了培训计划,并层层分解,将“一把手负责工程”纳入目标管理内容。
2、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第一,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安排和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外宣传力度,制定下发了《东灶港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等媒体、镇办《心连心》简报、挂横幅、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
第二,及时发布信息,组织专职人员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多种媒体,广泛搜集各种用工信息,与市、镇有关部门、部分用工单位等联系,并迅速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对外发布,让在家的农民得到可靠的消息。截止11月,共发布19次信息共73条,有250余人来咨询。
3、加强培训,规范管理。
学校将学习《劳动法》、《合同法》、实用技术、外语等也列为培训的必修内容,以培养高素质农民强大竞争力。今年我校与农经、派出所等部门单位配合,使农村劳动力实现档案网络化管理,对发生变化的人员和项目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详实、准确,步入规范化、科学化,使得最大程度满足农民培训意向,取得最大转移培训效果。
4、转移培训,做到求真务实。
依托职校阵地,学校坚持以“德育为首,以质量为本,以市场为镜”的培训理念,发挥学校优势,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转移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
(1)、按需求设置专业。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所需,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开设了礼仪、计算机应用、海水养殖、服装裁剪、电工等5个专业。通过集中面授、基地演练、工厂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突出技能型培训,使培训学员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2)、联合办学,订单培训。学校主动面向市场需求,签“协议”,找“订单”,本年度举办服装培训2期,培训人数42人,其中学校安排28人到苏州、浙江、本地等服装厂就业;与东灶港酒店签订协议,合办了1期服务员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5人,实现了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成功。
(3)、安排转移培训服务工作,建立转移培训档案资料。主要是在名册、教学、教材、备课、培训专业、主讲教师、季度报表、每期培训工作小结等,派专人负责每期培训工作,及时了解动态,提高培训实效。成立就业服务小组,深入到学员家庭中了解就业意向,制定学员培训就业计划,走进工厂了解学员工作情况,对不能适应工作的学员进行回炉再培训,做到“学员有所学,工厂有所用”。
三、强化管理营造优良的教育环境。
一年来,我校坚持“学生为本,规范高效,以法治校,以德育人”的管理目标,逐步建立健全了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增强了管理力度、提高了管理实效。学校虽小,工作却千头万绪,在管理上,不仅注重各项制度上墙,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更重视抓各项制度的具体落实,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尤其是从考勤制度、作息这些小处抓起,强化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从而使学校管理严谨,教学工作秩序井然。
德育工作历来被视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为“育人而教”“为育人而办学”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堂。全体教师深知,把这些在初中里基础差、厌学、逃学的学生转变成爱学习、有自信、懂技术的实用人才,我们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我们要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多么艰难。我们使学生们懂得了,要学技术先学做人,并且懂得了为谁而学,为什么要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欣慰地看到每一个学员到了我们这所学校,都有了可喜
进步,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等都得到了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正视不足与困难,继续开拓进取实现学校新跨跃。
与过去比,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辉煌的成绩,但是与兄弟学校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比,学校还存在不足:
1、由于办学时间短,学校办学特色没充分显示,不够突出。学校将加强德育研究,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把学生的道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诚信教育,继续抓紧抓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学的整合,致力电脑教育优先发展,提前起步,增强能力,从而发挥本校的办学优势。
2、随着事业的发展,经费紧缺矛盾突出。__年年,学校将以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品位,提高经济效益为主攻方向,主要实现下述主要目标:
(1)与劳动局挂钩,把学校建成沿通吕公路职工技术培训中心。
(2)继续依靠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吸引更多资金,建成一个校内实习工厂。
(3)以电脑培训,缝纫工劳务中介为基础,增强培训的辐射功能。
我们相信,有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与支持,有镇党委政府关怀,有社会各界的帮助,我校师生将会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团结开拓,负重奋进,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实现新的跨跃。
一、指导思想:
围绕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完成镇成人教育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把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成为集党员干部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社区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民学习、文化活动中心。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办学规模。与相关部门及单位多沟通、向政府及上级领导多汇报、对社会各界多宣传,不懈地宣传自己、推介自己。在全社会确立和巩固终身教育理念的同时,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展示成人教育的社会教化功能及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功能,争取镇党委和政府对成人教育工作,特别是基地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要在镇党委和政府指导下,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特别是与劳动保障所、经济服务中心等单位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在师资、项目、经费等方面优势互补,以区域内办学需求为市场导向,开发组织教育资源,开展符合本镇经济发展要求,有利农民致富的各类培训活动。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于各类毕业生回镇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培训。我们将在对镇有关企业用工需求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与镇有关企业合作,实行定单培训。具体做法是:根据企业的.要求,由我校在信息网站和镇有关宣传栏发布招生即招工的信息,对招来的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将人员送至用人单位。对参加特殊工种培训的人员,我们与有关部门一道帮助他们取得有关技能证书。
(二)拓展办学思路,新增办学形式。学历教学方面力争在办学层次上继续寻求突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高效率、高质量开展教育工作。在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中,通过开设老年网吧,以电子棋牌玩艺吸引老年人学电脑;吸引青少年参与社区教育活动。
(三)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做细成人班常规管理工作,要深入研究成人学习心理和具体学习环境,针对成人学习的不同特点,要做细做好招生策划、组班教学等各环节的常规工作。
通过激励措施提高教师主动性,积极性,深入企业和农村,调查研究农民的实际要求,努力挖掘各类培训资源。二是进一步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建设。在明确分工划片,教学考核等工作基础上,抓好5名专职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工作,使骨干教师不断适应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聘请专业过硬、经验丰富、擅长教学的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逐步丰富成人教育的教师人才资源库。
20__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一、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完成招生860万人的任务
20__年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50万人,实现招生860万人的目标,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超过普通高中。大力支持和深入推进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工作力度。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扩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对象和服务范围,积极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特别是要把招收返乡农民工作为今年招生工作的重要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机构,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切实做到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的增量部分全部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秩序,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健康开展。
二、重点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快推进“一网两工程”。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办好已有的乡村化技术学校。加强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推动形成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村化技术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为基础,覆盖县、乡、村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重点抓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万人任务,办好涉农专业,加快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选择部分县(市)作为新型农民培养培训工作联系点,树立一批典型。
继续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和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参与实施“阳光工程”和“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等农民教育培训项目。
三、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研究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部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增强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举办第六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
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增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活力
继续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密切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办好职业学校,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加快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城乡合作和校际合作。召开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部署和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强对民办职业教育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组织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优化专业结构和设置,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印发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组织开发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组织开展新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培训工作。
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召开全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各地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普遍推行顶岗实习一年的制度。
六、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继续做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好20__年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开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x-20x)》执行情况的综合调研和检查。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水平。加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应用和管理,为招生工作、学籍管理、落实资助政策和学生实习就业等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七、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继续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成5750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任务,推动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推进80个重点专业师资培训包项目的开发;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展素质提高计划工作中期检查,举办素质提高计划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开展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基地评估工作。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规模。加强骨干学校校长培训。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普遍推行“特岗、特聘和特邀”,加大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聘请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力度,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
八、健全和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的实施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精神,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落实,切实加强助学金发放管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国家规定的资助标准不降低、资助范围不缩小,保证学生及时、足额得到国家助学金。继续落实地震重灾区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资助政策。20__年,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工作。
九、积极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重点开展面向青年农民、退役士兵、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促进灵活开放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建设。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社区教育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确定一批新的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街道(乡镇)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加强社区教育的检查评估,强化对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
十、做好规划和制度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环境
认真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专题的研究工作。继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举办20__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修订《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制订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原则意见和中等职业学校应急制度。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做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和《终身学习法》的起草论证工作配合督导办开展对部分省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职成教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宣传优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突出教育富民工程、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工作重点,强化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做贡献。
工作目标:
1、全镇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成人识字率达96%。
2、大力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各类从业人员培训500人次以上。
3、积极提升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带动农民科技致富含量,推广1-2个科技致富项目。
4、培训农村致富骨干100名以上,带动经济效益较上年提高20%左右。
5、做好镇无公害蔬菜种植新技术推广。
6、实现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70人以上。
7、全力推进镇成人学校建设,完成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要求。
工作措施:
1、适应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需求,全力打造镇成人教育中心。要紧紧围绕我市今年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目标,进一步完善我镇成人学校建设。积极响应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决策,按照全面小康目标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开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真正做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加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努力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做好我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的筹划与落实工作,紧紧依靠镇党委、镇政府全力打造标准的镇社区教育中心,全力搭建农村社区学习的平台,把社区教育中心培训教育的覆盖面推广到全镇,真正构建成完善的我镇全民终身教育服务网络体系。配合镇党委、镇政府展开各类成人教育培训,把科教兴镇,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促进全镇农民尽快致富、加速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全面提升我镇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2、大力开展各类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全镇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充分利用镇成人学校和各村成人学校教学点,发挥其面向整个农村基层的教育辐射作用,尤其各村成人学校教学点直接面向当地农民,可以从本村本地实际出发展开培训教育,针对性强、实用性高。首先,要充分发挥两个行政村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建设,积极开展活动,提升办学水平,为全镇各村开展农民创业和科学实用技术培训做出示范。其次,对村文化技术学校的培训工作,改革培训形式,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田头、技术与应用紧密结合,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一切从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的效果出发,提高农民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把新技术,新品种变成农民的财富,切切实实使农民兄弟通过教育培训得到经济收入的提高。抓好对各村文化技术学校的检查与年度考评工作。
二是突出抓好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市域经济开发带动了我镇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与技能已是各企业和员工的迫切要求。今年我们将会同镇经委、农技中心努力做好企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协助相关企业推进新科技、新技能的运用,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全力为企业职工胜任岗位、依法维权、提高职业素质,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是积极与镇农技中心等职能部门配合,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运用的教育培训;切实抓好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骨干的培训,实现300名农村致富骨干培训目标,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技能,发挥在教育富民工程中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他们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四是全面完成应届初中毕业生创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我镇农村输送高素质的新农民,使他们尽快能够成为创业能手和农村的致富骨干。
五是做好与人口学校、老年学校、家长学校等各类社会群团培训组织的协调工作,积极推进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社会责任共担,公益活动共建的全民参加教育活动的氛围,全面提高我镇全体公民的各类素质。
3、进一步镇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积极做好转移培训。
开展农村劳务输出,是最现实、见效快的促进农民致富工作,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是乡镇成人中心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将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充分发挥成教中心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培训作用,让我镇更多的农民通过培训走上务工致富的道路。首先,组织没有升入高一级学校并要求到城镇务工的农村初高中生参加转移培训,真正夯实我镇得的劳动力基础;其次,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转移培训,增强在城镇稳定就业的能力,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全力完成培训转移输出170人的工作目标。
4、更新理念,完善自我,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为使我镇成人教育事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在竞争中求发展。首先,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把镇成人学校逐步向乡镇教育学习中心转变,合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民生的需求。二是进一步完善成人学校建设;三是积极参加各级成人教育工作培训,提升成人教育队伍思想理念和业务素质;四是强化成人教育的服务功能,多形式、全方位地为社会成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创新中求发展。
我校20__——20__学年第一学期成教工作在教育局和镇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根本目标,以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发展经济、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本学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
一、努力抓好各种培训,增强劳动力素质
培训工作是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成教培训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学期,共举办各类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有效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加大转移就业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措施,多渠道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的目的是转移就业,转移就业的关键是如何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此,我们采取多种措施,通过集体组织推荐、单位招聘、个人介绍、联系用工单位等方式,组织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流动,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成教工作力度,继续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根据我校实际,继续做好下列工作: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抓好充分就业工作宣传,利用安肃科技小报、宣传标语、宣传单、墙报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大力宣传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创业成功经验和外出务工典型事迹。同时还宣传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
2、积极开展各项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通过多种形式培训,使更多自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获得一技之长,加强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就业质量。
3、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力度。首先依托我县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其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拓宽劳动力输出的渠道;第三,依托创业人士和务工领头人,巩固建立输出渠道,扩大劳务输出量,促进劳动力就业。
总之,我校成教工作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镇中心校的指导下,将继续努力,使我校成教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