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又叫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又叫做教学大纲,那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呢?今天小编整理了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名VS现名
新课程改革之前,课程计划叫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叫做教学大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前后两种说法之间已经不是单纯的改了个名字这么简单,在其内涵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体来说,现名称无论是从说法上还是内涵上都比之前的名称更具有进步意义。考试中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说法,即: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仅仅是提法上更具有时代意义,该说法明显是错误的。
【这个知识点一般考查客观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项中同时出现原名称和现名称,一定要优先选择现名称,即选新不选旧。】
(二)含义
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都是国家层面制定的基本准则,都是影响力较大的指导性文件。其中,课程计划是有关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则是有关某一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在备考中,同学们一定要抓准关键词,重点不是放在指导性文件五个字上,而是放在前面的有关界定上,注意不要混淆概念。】
(三)作用
由于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含义不同,也就意味着二者的作用大小也是不同的。其中,课程计划作为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中的教学、生产劳动和课外活动等做全面安排,是从宏观层面上加以把控。课程标准作为某一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考试命题、教学和评价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这里引申出一个知识点,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其实是属于不同层次的指导性文件。其中,课程计划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则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表现】
(四)内容
课程计划主要包含4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课程的设置(教学科目的设置/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课程标准主要包含5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问题。
(五)特征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是:强制性、基础性、普及性,简称为“抢吉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特征是:发展性、基础性、普及性,简称为“发吉普”。在识记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每人抢一辆吉普车,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所以需要每人发一辆吉普车,即“先抢后发”。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1.概念:课程计划(原来成为教学计划)是课程设计的整体规划,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组成部分:
(1)指导思想。
(2)培养目标。
(3)课程设置及说明。(中心问题)
(4)课时安排。
(5)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
(6)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3.作用: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做题关键词:国家、指导教育教学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1.概念:课程标准(原来也叫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组成部分:
(1)前言
(2)课程目标(中心问题,即实现哪三维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附录
3.作用(重点)
(1)指导学科教学。
如:语文老师上课要参照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老师上课要参照数学课程标准。
(2)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如: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书编写的顺序教学的进度和方法。
(3)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如:如某个学科老师讲课不按照课程标准来,属于“乱讲”,讲学质量不高。
(4)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
如:以前考试没考好,老师会说,这套题太难了,超纲了,即超出了教学大纲也就是现在的课程标准。
4.做题关键词:学科教学、教学质量、考试命题、直接依据
教材
1.概念: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2.类型:
(1)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 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
(2)声像制品(包括幻灯片、影视、录音带、录像带、磁 盘、光盘等)。
3.作用: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4.做题关键词:具体化、主要依据
课程计划可以让你的课堂安排的更有条理。计划计划,就是要你准备好课程怎么上,怎么合理有序的进行教学工作。
课程标准,所谓标准就是告诉你该把握一个怎样的度,该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应该学到什么程度都有一个标准,教师完成了课程标准圈定的范围,这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就完了。
不熟悉课程标准的老师可以打印一份所任科目的《__课程标准(2011版)》